原标题:塞巴尔德的不变母题
□叶克飞
2000年,苏珊·桑塔格提出“文学大师是否存在”之问,并认为“就英文世界来说,尚有几人存在,其中之一就是塞巴尔德”。那时候,没有人会想到,温弗里德·塞巴尔德的生命会在第二年戛然而止。2001年,塞巴尔德在车祸中不幸去世,年仅57岁。
1944年出生于德国的塞巴尔德,一生作品不多。1990年出版处女作《眩晕》,1992年出版《移民》,1995年出版《土星之环》,2001年的《奥斯特利茨》则是其遗作。后来有消息证实,在他去世前几个月,诺贝尔文学奖已经将他列入候选名单。他的作品有着独特的格式与韵味,将小说、回忆录、游记、历史、漫谈、照片、明信片与画作交融为一体,被视为一种全新体裁。
2019年起,“新民说”陆续推出了《奥斯特利茨》《移民》《土星之环》,近期出版的《眩晕》,则宣告塞巴尔德四部诗体小说的集结。《眩晕》的结构十分别致,它由四章组成。第一章《贝尔,或爱之奇异事实》以原名亨利·贝尔的司汤达的视角,讲述其从军经历、与梅毒的斗争以及无果的爱情;第二章《海外》讲述“我”在意大利多地的旅行,或者说是被不安驱动的一次次逃离;第三章《K.博士的里瓦浴疗之旅》讲述卡夫卡于1913年在意大利的一次公务出差和浴疗之旅;最后一章《归乡》的“我”则重返德国故乡,挖掘童年记忆。
这四段旅程都充满着神秘与魔幻,不同时空的主角有着交错的旅行路线,后来者不经意中踏上前人的隐秘旅程,并遭遇共同的不安与困顿。从司汤达到卡夫卡,再到“我”,成为塞巴尔德寻找身份认同的三种并非答案的答案。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笔下的意大利城市,空空荡荡毫无生气,残败建筑勾勒出的城市图景,困住了每一个灵魂。时间也是塞巴尔德偏爱的意象,他在书中屡屡提及的1913,正是一战前那年,正是那个欧洲人无比乐观、认为文明必将继续高歌猛进的昨日世界。可是到了1914年,阴霾笼罩大地。
诗意且琐碎的文字自有魅力,这样的叙述在《眩晕》中随处可见。塞巴尔德写道:“车窗外,在傍晚倾斜的日光中,白杨林与伦巴第的田野掠过。我对面坐着一位大约三十岁或三十五岁的圣方济各会修女,以及一个肩上披着五彩拼布上衣的年轻女孩。女孩是在布雷西亚上的车,修女则是在代森扎诺就已经坐在车上了。修女正在读她的祷文,女孩同样神情专注地读着一本图文小说。她们二人对于极致的美,我想,既是缺席的又是在场的,而我钦慕她们翻过每一页书的庄重。圣方济各会修女先翻过一页,然后是穿彩色上衣的年轻女孩,女孩再翻过一页,而后又轮到修女。时间如此流逝,我连和她们其中一个交换眼神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种白描式的场景之下,一切都有着安静和谐之美。随即,“我也试着练习一种类似的谦逊,拿出一八七八年在伯尔尼出版的《口若悬河的意大利人》,一本写给所有希望快速稳定地提高意大利口语的读者的实用读物。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一个舅公在意大利北部做过一段时间的会计,这本小书便为他所有,在其中一切都按照最好的方式被予以安排,仿佛这个世界纯然由词语组成,仿佛通过这样的安排最可怕的也能成为最安全的,仿佛所有事物都有对立面,每一种邪恶都有一种善良,每一种痛苦都有一种快乐,每一种不幸都有一种幸运,每一个谎言都有一个真实”。
邪恶与善良、痛苦与快乐、不幸与幸运、谎言与真实,在塞巴尔德的作品中总是一体两面,就像所有困顿与不安一样,无从追索答案。无从追索是因为记忆的脆弱。在塞巴尔德笔下,空间的最大意义在于勾起记忆,但旅行纪念品和影像记录会取代甚至摧毁旅行记忆,即使是人在现场,若是计划外的旅行地,也会有不知身在何方、甚至不知是否人间的错觉。又或者,时隔多年后重返故地,又会与前人的小说出现怪异的重叠。
有人将塞巴尔德作品的不变母题总结为“无法讲述的真相、无法和解的过去和无法理解的记忆”,实在贴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闲时米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Disclaimer: The opinions of this article only represent the author himself. In XIANSHI.IT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