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留下“罕见”的玻璃,工艺失传上千年,直到近代才被破解

原标题:古罗马留下“罕见”的玻璃,工艺失传上千年,直到近代才被破解

在现代社会中,玻璃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建筑,交通和餐饮等等,几乎涵盖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实,玻璃并非现代工业的产物,比如古罗马时期的玻璃技术就很先进,还留下了一种神奇的“三明治玻璃”……究竟什么是“三明治玻璃”呢?如果您也好奇,下面就让小编来给您揭秘吧。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在1971年3月,意大利的一支考古专家小组前往罗马古城考察,期间根据当地市民的告知,他们在罗马古城以西约18公里的地方发现了大片遗址废墟,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专家们都新奇不已,他们经过一番清理和研究,确定这是一处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神庙遗址,并且在周边也还发现了十多处同时期的墓葬。在此后的几个月内,专家们对遗址和墓葬进行了深入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像,金银饰品,金币,陶器和青铜兵器等,不过最让专家们感到欣喜的还是一些古罗马的玻璃。

考古研究表明,早在公元4世纪的时候,古罗马人就开始制作玻璃,并将其装饰在神庙的窗户上。随着工艺的进步,古罗马人制作的玻璃也越来越精美,比如有酒杯,花瓶和油灯,甚至还用玻璃制作马赛克的壁画和浮雕。在此次发掘中,专家们也出土了二十多件玻璃,虽然大多是玻璃碎片,但也能让我们一窥古罗马玻璃的魅力,其中还有一件最奇特的三明治玻璃。

专家们表示,这件玻璃出土时并没有被特别注意,因为它裹满了泥土,就和其他玻璃碎片一样被收集在一个袋子里面。后来,专家们将它们都带回试验室,清洗干净之后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而且第一眼就被它惊艳到了。这件玻璃是某个器皿的底部,整体呈圆形,直径约12厘米,厚度约1.5厘米,最令人感到惊艳的是它内部有金箔,金箔上清晰地雕刻出一对男女夫妻的人像。通过这对夫妻的发饰和服饰,可以看出他们是当时的社会贵族,但具体是谁已经难以考证了,不过相对于他们的身份,专家们更感兴趣的是,这件玻璃究竟是如何制作的。

对古罗马人来说,制作玻璃是小菜一碟,用金箔雕刻人像也更是手到擒来,但是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可就很不简单了,即将雕刻人物的金箔放入玻璃中,并且还要保证完好无损,长久地保存。专家们表示,这种技艺就像制作三明治,因此这样的玻璃也被称之为“三明治玻璃”。

一直以来,专家们都在探究三明治玻璃的制造方式,直到最近几年专家们才破解了谜团。首先,古罗马人先烧制玻璃胚,对其进行加热到半固态半液态的状态,就如同小孩子玩的橡皮泥一样;然后,将这样的玻璃按压在雕刻好的金箔上,此时金箔因为受热,所以就会牢牢地黏在玻璃上,但是二者并不会相融,因此保证了金箔的形态;紧接着,再将另外一块玻璃高温加热融化成液态,并将玻璃液覆盖在金箔上,此时就起到密封的作用;最后,将玻璃再回炉重造,让两层玻璃中间的空气耗尽,同时也能更好地粘连,最终冷却就得到了三明治玻璃。

虽然专家们弄清楚了三明治玻璃的制造方式,但是经过尝试之后却都是失败居多,要么是金箔被弄坏,要么是玻璃粘连不牢固,再或者就是玻璃加热时火候把握不好,总之失败率在90%,因此想成就一件合格的三明治玻璃也算是百里挑一。专家们表示,在烧,切,粘,复烧等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就全都前功尽弃了,或许这也是它没有流行的原因。

现如今,三明治玻璃也叫作夹金玻璃,并且在如今也出现了很多类似的工艺玻璃,比如在玻璃中加入电热丝,可以起到加热和保温的作用,还可以加入一些钢丝网,起到更好的防护作用,等等。由此可见,我们很多现代的玻璃工艺制作方式,或许都源于古人的灵感,因此我们学习历史和文物,也有不能光看表面,还有深入的研究,看看对我们当下有什么意义。

参考资料:

《罗马简史》作者:张乃燕,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闲时米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Disclaimer: The opinions of this article only represent the author himself. In XIANSHI.IT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本文链接:https://www.xianshi.it/53172

无法分享?请使用微信或浏览器自带分享功能

说点什么...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