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北非军团老照片难得一见,网友:三个装甲师足以称雄大漠

原标题:二战德国北非军团老照片难得一见,网友:三个装甲师足以称雄大漠

每一张老照片的背后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这里没有政治,只有痛心疾首、悲欢离合,以及历史自身的落寞!

了解二战的朋友都知道北非战场是二战时期,在北非广袤沙漠中进行的一场战争,时间从1940年6月10日到1943年5月16日。德、意和盟军在利比亚,埃及,摩洛哥,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爆发了一系列的战役,最终盟军获得胜利。

虽说如此,德国隆美尔元帅的表现依旧让人眼前一亮,他在人员、装备均不足的情况下,打出了让对手心惊胆寒的战绩,如果德国人能在补给和兵源上获得更加充足补充,想必结局也犹未可知,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北非军团的真实“样貌”吧。

首先还是应该先看看隆美尔元帅本尊,作为德意联军在北非战场上的主帅,他最多时只拥有本土调配的三个装甲师的兵力,要知道德国之所以能够在二战历史初期摧枯拉朽的占领多半个欧洲,就是因为他们拥有强悍的装甲部队、训练有素的士兵,以及先进的战术。

但分给隆美尔的德国部队显然是太少了,说其是“非洲军团”真有点言过其实,不过这些老照片还是难得一见的。

虽说德国将领在为法西斯卖命的同时犯下了很多罪行,但像隆美尔、曼施坦因、古德里安这些优秀的将领由于过硬的军事素养、出色的指挥能力,以及作为职业军人绝不滥杀无辜的自觉性,依旧让当时以及后世的人们津津乐道,就连敌对国将领也在战后对已经故去的隆美尔尊重有加。

在北非尽管德国人数过少但在意大利人的帮助下依旧打得英国人溃不成军,因此很多网友认为“沙漠之狐”虽然只率领着三个德国装甲师,但依旧能够称雄大漠。

如果德国本土能够加大补给力度和兵员数量,北非军团绝对能够打出更加出色的战绩。又如果意大利部队能像德国人那样英勇善战,而不是无心恋战,或许结果也会大为不同。

德国人在北非打开局面后,如果补给充足他会一鼓作气打下埃及,横扫北非,称雄大漠。但最终他所有对补给的要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反而原本划给他指挥的部队,还被抽调到东线去应对苏联,这让北非德军的实力更加捉襟见肘。

如果在德意联军持续反攻的阶段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增援,那么隆美尔军旅生涯将在北非获得更加辉煌的战果,只可惜他最缺的就是补给。

之所以德军得不到补给除了本土要应对苏联外,也跟北非地区对德国无关紧要有关,相比于苏联丰富的资源和地大物博的国土,北非的不毛之地显然得不到德国高层的重视,即便这里也产石油。又因为这里是意大利看重的地方,只要意大利能够拿下北非,德国倒是乐享其成,集中兵力攻打苏联才是德国最重要的目标。但意大利的实力又不足以在北非和英国抗衡,如果意大利失败将对轴心国的全局造成不利后果。

因此为了给不争气的意大利撑场子,德国也只能派出隆美尔来北非给盟友意大利站台,不过最终德意还是没有获得彻底胜利。

有很多人说他是“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我们在这里不过多讨论,是对是错自有后人评说,我们好好欣赏老照片足以,毕竟每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卡其色非洲军作战服是北非士兵典型的服装,由40型陆军野战服改制而来,鹰徽、肩章和领章内色均为褐色,腰带和背带的材质均为帆布制造,军帽也和以往的M35经典钢盔有明显不同,这种帽子在北非更加注重防晒,军靴也很有特点,由于北非地区风暴非常剧烈,士兵们也配备了防风镜。

注意右侧士兵就带了一个防风镜。

如今北非战场上的“西部沙漠战役、火炬行动、突尼斯等战役”都已经成为了历史,三个装甲师就称雄大漠,打的英军撤往埃及的记忆也已经被黄沙吞没,双方的士兵也大多作古,往事也只能在这些寂寞的老照片中才能瞥见当年的刀光剑影。

溥仪登基老照片:黄袍加身?错,他就是日本傀儡,但座驾让人羡慕

苏德战争德军老照片:东线的树林……成为了德国人心中永远的痛!

鳌拜拥兵自重推翻康熙易如反掌,可为啥不造反?康熙晚年说出答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闲时米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Disclaimer: The opinions of this article only represent the author himself. In XIANSHI.IT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本文链接:https://www.xianshi.it/54220

无法分享?请使用微信或浏览器自带分享功能

说点什么...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