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界膜拜的调色盘——乔治·莫兰迪的色彩故事

原标题:时尚界膜拜的调色盘——乔治·莫兰迪的色彩故事

提到“莫兰迪”,你会想到什么?是优雅的配色?还是他的那些瓶瓶罐罐?今夏,上海久事美术馆重磅推出“乔治·莫兰迪展”,将艺术大师内心的宁静与安然带到大家面前。

乔治·莫兰迪,1890年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亚。他一生都未曾远离这个古老的家乡城市,有限的外出也仅仅是为了参加或参观周边临近城市举办的展览。1907年,17岁的莫兰迪进入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其后又成为该学院教授蚀刻版画的老师。授课和创作几乎就是他大半生唯一忙碌的事。

乔治·莫兰迪 花 45.8×46cm 布面油画 1952年 版权归属 Augusto and Francesca Giovanardi Collection,Milan

而正是这样一位一生平淡无奇,没有坎坷流离,没有情感羁绊的“僧侣式”艺术家,成为了意大利现代绘画史上最具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家,也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受瞩目的意大利杰出画家;甚至在他去世半个世纪后,他调色板上所创造出来的那些颜色,被21世纪的视觉艺术领域——包括艺术圈、设计界、时尚界等等,争相膜拜,成为永不过时的世纪经典。

莫兰迪虽然在喧嚣的欧洲艺术潮流风起云涌之际,选择遁世而居,几乎不与任何人深交、来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把自己完全禁锢于一个封闭的时空之中。

作为一名对传统艺术创作深怀敬畏之心的艺术家,始终没有掩饰其对于过往承袭着经典艺术大师们的敬仰。从15世纪的乔托、马萨乔、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到后期的柯罗、夏尔丹;以及对他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现代艺术之父”保罗·塞尚;再到与他同时期的“形而上”艺术的同事乔治·德·基理科和卡洛·卡拉等等,在莫兰迪不同阶段的作品中,都能或多或少看到他们给画家带来的启发与影响。

淡雅简单却不平凡的花卉

与莫兰迪所钟爱的风景与静物一样,花卉的主题也自其创作生涯早年开始便长期贯穿于其中。1917年对于画家而言,是煎熬的一年。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欧洲大陆,随时可能被征召的压力,让原本就身体状态欠佳的莫兰迪彻底病倒。整整一年,他的创作几乎停止,屈指可数的几件完成作品中就包括虽然生命短促却充满美好、象征希望的花卉作品。

在《玫瑰花卉》这件作品中,莫兰迪已开始展现其成熟创作风格的一些视觉特征:盛开但含蓄收敛的花束、充满奶油色淡雅的花瓶、几乎从画面正中分割双色背景,其暖色调的灰与粉色的搭配,很容易使我们想起他所钟爱且钦佩的早期意大利壁画。具有极高的辨识度:永远被紧紧束在一起的花,加上一个绝不抢戏的素雅花瓶。

“对日常琐碎之物,他总能聚精会神,在其间觅得抚慰人心的协调与永不过时的平和。他的画作沉着而从容,不漏过一缕光线、一点色彩。”本次大展意大利方策展人斯特凡诺·祖菲(Stefano Zuffi)表示:“无论作为艺术家,还是作为常人,莫兰迪无疑是内敛的。基于此,他的‘孤独’,在全球舞台上心照不宣,也同意大利乃至欧洲的艺术史密切相关。在20世纪这个口号喧天的时代,莫兰迪以其轻柔的嗓音触及人心。”

与瓶罐相伴,遁世而居的孤独者

其工作室位于博洛尼亚丰达扎街。这间小屋寂静无声、光线暗淡,摆满了“废品旧物”。

他把自己的世界“凝固”在这间工作室,与最普通的物件为伴,家乡博洛尼亚的城镇与郊区构成了他眼中无限广大的景观。哪怕在动荡的战争时期,他依然如故地坚持尽可能安于现状,不愿让任何事打乱自己固有的生活规律和创作节奏。在这样一个单调乏味、近乎严苛的“世界”里摆弄出了一个足以让他投入一生的精力去探索、研究的无限宇宙。

如同数学家以数字公式为伴,物理学家模型相随,或是化学家的元素周期表;作为画家,莫兰迪的艺术创作世界里,始终与他相伴相随的是那些平凡无奇的瓶罐碗钵,含蓄中盛开的鲜花以及荒原似无人的风景。但正是在此地,小画布上粉刷着情绪与事实,物品的普世价值在艺术的作用下得以复原。也正是在此地,莫兰迪终究彰显出一名艺术家的本色:永恒的经典。

莫兰迪笔下的风景,多带着一丝悲怆感。虽然不至于荒芜一片,但那种渺无人烟的寂寥感是随画面油然而生的。

大自然在博洛尼亚设置的调色板自然成为莫兰迪的钟爱之色,对于色彩的认知,或许最先存在于对于自己家乡的固有印象中。这座古老宁静的城市深深影响着他——地中海的阳光热情地照耀在城镇里的老街老房之上,也照耀着郊外的小径树木与山石。那些掩映着灰的砖红、玫瑰粉、茶绿以及赭色都能在这座城市的风景及其画布上找到。

莫兰迪的静物画,无疑是他最鲜明的标识。从初看时的诧异、神秘、不解,到细细品悟后的释然、感叹与回味。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来自于画面上平凡的物件,简素的颜色,克制的情绪。其早期静物画,画面都有着几乎满铺的布局,深暗凝重的色彩。到了1930及40年代,经过画家不断地排列组合,并试图在物与物之间创建某种关联与对话;其画面中物件开始逐渐减少,画面也逐步简化,色彩开始变得淡雅素静。而一种若有似无的光,开始在画家严格控制与调试下,慢慢介入到其画面与布景之中。

他始终与平凡无奇的瓶罐碗钵相伴相随。“毕竟,即使是静物也是建筑。”莫兰迪曾在谈到一种绘画模式时说,他会像富有想象力的城市规划师那样,安排和重新安排看似相似的物体。

在创作生涯的暮年,莫兰迪开始寻求画面物件与物件、物件与背景、物件与空间相互关系之间那种正负形的表述。这当然还是基于始终致力于探索物质最本源的品格与内容的创作追求——表现的是充满思考,来自于大脑与内心而非眼睛与手的画面。为此,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一个无限克制、隐忍而专注的过程,最后则是在洗练与蜕变中达成一种细微之中的无限广大。

经历过世界局势的风起云涌,经历过艺术潮流的百花齐放,安静的莫兰迪更能体会一份“简单”的可贵与不易。他坚信“越是简单、平凡的事物,就越能从任何多余的诠释中得以释放。”所以,那些瓶罐碗钵成了他最好的伙伴,最理想的代言。但是他远不止一个简单的形色安排者。

正如法国艺术家菲利普·雅格泰 (Philippe Jaccottet)所说:“莫兰迪的艺术越是走向洗练与专注,他静物画的物,便越发地呈现出纪念碑式的造型与庄严,在灰烬、尘埃与尘沙的背景中。”

真的了解“莫兰迪色”吗?

在学术界,对“莫兰迪色”这一概念尚无权威定论。最初的“莫兰迪色”是设计行业在提取乔治·莫兰迪作品的色彩搭配后总结出的一套配色方案,后来逐步成为网络热词,只是热爱生活与时尚的人们对于艺术美好追求的表达。

画面上的物体常常给人一种看似扁平,实则立体的微妙感觉。因为克制使用了最少量的阴影和高光笔触,深色只出现在物体的边缘,作为影子。大面积的是低纯度柔和色彩。欣赏其绘画世界,首先就会被他的色彩——更确切地说,是“色调”所吸引。看他的画时,人会不由得全身心地安静下来,直透人的心灵。这种安静,来源于看似随意摆置的画面中,物与物的力量相互制约、相互抵消所达到的视觉平衡。

而他对于灰色的偏好亦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哪个主题,永恒的静谧灰色调总能适时地为画面蒙上一层神秘而庄重的感觉。不难发现,其绘画几乎从来不用鲜亮颜色,只是用些看似灰暗的中间色调来表现物象,一切不张不扬,静静地释放着朴实的震撼力和直达内心的快乐与优雅。

色彩成就艺术,艺术赋予色彩更多的可能。近几年来,在国内一些影视剧中,刮起了一阵“莫兰迪色”的运用风潮。它的广泛应用,也印证了莫兰迪的艺术创作深受当下大众的喜爱。

莫兰迪的绘画艺术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宁静与安然,当所有物质舍去表象的浮华,回归本质的纯粹,方可承载着生命之重抵达内心的彼岸,这个夏天不妨一同走进久事美术馆,去感受一份来自心灵的静谧时光,一探真正的“莫兰迪色”。(图文来源于上海久事美术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闲时米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Disclaimer: The opinions of this article only represent the author himself. In XIANSHI.IT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本文链接:https://www.xianshi.it/54573

无法分享?请使用微信或浏览器自带分享功能

说点什么...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