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意大利国耻"——三门湾事件,清廷完胜背后,是诱发八国联军侵华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1898年戊戌政变后,慈禧太后已下定决心不能再让列强获得新的租借权。
中外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列强对她采取敌对态度的一种报复。1898年12月,总理衙门断然拒绝批准新的铁路修建权。1899年7月,中国政府决定采矿权必须要有中方50%的股资为前提。
1、清廷何以不把意大利放在眼里?
三门湾事件发生的时候正是政变后的新政府开始巩固权力的阶段,所以从一开始,中国政府就决定不能让意大利的非分要求得逞。清廷认为意大利既无借口,又无实力,所以不予理会。确实,意大利在华没有多少经济利益,中意贸易与他国相比也实在微不足道。
马蒂诺最后通牒被撤回后,中国驻意公使罗丰禄在致意大利政府的照会中这样表明中方立场:
“中国政府不能理解意大利政府为何要求在华拥有加煤站或海军基地,意大利在华的政治和商贸利益尚不足以提出这样的要求。即使意大利在华的利益要大得多,中方也不能理解为何要向意大利提供单方面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知道其他列强对意大利的支持也是半心半意的,就连马蒂诺公使最信任的英使窦纳乐也不放过在总理衙门嘲笑意大利的机会。
就在意大利意欲动武之际,中国政府误听讹传,以为“马可·波罗号”是两艘巡洋舰,并向窦纳乐询问。窦纳乐大笑,说并无“马可”和“波罗”两舰,意大利不过只派了一艘巡洋舰来华。
马蒂诺最后通牒出丑后,中国政府更不把意大利放在眼里。
2、清廷的备战措施
然而,当萨瓦戈率舰队再度来华时,清廷确实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此时的清廷已由守旧的仇洋派把持,没有任何辩论就开始备战。
1899年5月,总理衙门指示两江总督刘坤一秘密备战,防守东南沿海。刘坤一报告说备战早已开始,而且以先发制人的战术为主导。但是中国海军主力都在北洋,刘坤一只能以陆上防御为主。
同时,浙江巡抚刘树堂报告朝廷,认为东南沿海的海军力量不敌意舰,只能“坚壁清野”,不让意军登陆后长驱直入。
清廷认为这种待敌防守的方法不能奏效,因为浙江民风懦弱,一旦诱敌深入,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要求刘坤一和刘树堂以重兵布守海防线,坚决不让意军上岸。
萨瓦戈在上海赖着不走,清政府估计他有可能直接夺取三门湾。
朝廷发出的“廷寄”指出:
“意舰在淞远船不图进口,显有索租不允即欲强占之意。以彼海隅小国辄敢无故称兵,若不力挫其锋,何以惩前毖后。前据刘坤一与刘树堂电商南洋水师太单,势难争雄海上,均主陆防以守为战不为无见。惟陆军扼要驻守,兵力不可不及之处。层层布置,静以待动。如果登岸,即便并力迎击,毋得稍涉观望致堕狡谋。”
此谕还命令刘树堂全少要以一万兵力保卫沿海。
刘坤一在1899年5月间也报告说萨瓦戈公使在沪逗留,意在直取三门湾。
刘坤一派人对意舰队做了详细侦查,报告说:
“现驻吴淞意舰相较钢厚六寸者一艘,三寸者两艘。”
而中方多为木制兵舰,实力悬殊,形势严峻。清廷指示刘坤一,不可由中方开衅,尽管胜负难料,但要尽力而为。此时,刘坤一收到上海海关的一位英籍雇员的信,信中对意大利索取三门湾做了两种解释:
“意一欲仿效俄租旅顺通商,二因俄在西伯利亚铁路之外拟添新路,英阻不成,为暗助英。”所以意大利不过是虚张声势。
刘坤一对此事有国际背景的说法虽然很感兴趣,但不能轻信意大利不会轻易的动武。所以继续积极备战,以观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3、清廷的恐惧
萨瓦戈在上海要求重开谈判不成,突然率舰队北上,到达山东海域。此时清廷感到不安,不知他意欲何为。1899年10月间,清廷接到报告,说意舰队的攻取目标可能是庙山群岛。盛宣怀同时发来密电,说过去两天之内,探知意舰长共接发了十余封密电,军事行动恐怕即将开始。
清廷恃北洋海军实力,对山东沿海不是特别担心,而且刚从德国购买了4艘鱼雷艇,故清廷立即命令直隶总督裕禄积极备战。军机处密令袁世凯调其新军缓慢地、不露声色地向山东沿海靠近,并以操练为名,开始备战。
山东巡抚毓贤发出指令,要求各方严加戒备,不能让任何意大利人以考察、游览为名进入山东。
然而,意大利迟迟按兵不动,使中国政府大惑不解。清廷不知道这段时间里,萨瓦戈公使正与意大利外交部不断发生争论,而总是不能说服外交大臣。
这样,清廷就有了足够时间重新调整在东南沿海的部署。军机处发现东南防务的漏洞很多,当地守军对海战一无所知,甚至连军舰的旗语也不懂,于是立即派北洋水师提督叶祖圭率舰南下。
1899年10月底,清廷再次指示东南督抚不管意舰队采取行动与否,都要积极备战,但是中国兵舰不得出海迎战,因为海上实力仍然悬殊。
两江总督刘坤一和海军提督叶祖圭于1899年11月间在长江口举行了军事演习,主要是海岸火炮实弹打靶和鱼雷艇攻击的操练,刘坤一报告说演习大获成功。
到了12月底,意大利仍无动作,清廷颇为沾沾自喜,以为意方在中方的备战威慑下,已丧失了开战的勇气,于是在对意大利态度上更加强硬。
4、三门湾事件与庚子国耻
在一份措词严厉的上谕中,清廷通告各省督抚:
现在时势日艰,各国虎视眈眈,争先入我堂奥。以中国日下财力兵力而论,断无衅自我开之理。惟是事变之来,实福处此,万一强敌凭凌,胁我以万不能充之事,亦惟有理直气壮,敌忾同仇,胜败情形,非所逆计也。
近来各省督抚,每遇中外交涉重大事件,往往预梗一和字于胸中,遂至临时毫无准备。此等锢习,实为辜恩负国之尤。
兹特严行申谕:
嗣后倘遇万不得已之事,非战不能结局者,如业经宣战,万无行议和之理。
此上谕是戊戌政变以来措辞最为强烈的,它反映了清廷此时抵抗列强领土要求的决心。因此,在义和团事件发生以前,慈禧太后领导的朝廷就有了开战的心理准备。
这就说明,很多学者都以为中国于1900年对列强宣战只是由于义和团事件引发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义和团事件不过是个触发机,不是深层原因,深层原因是列强在华的激烈争夺。1900年的驱洋和开战,很大程度上受到三门湾事件大获全胜的影响,无论在心理上,还是为了政治上生存的目的,当时的清廷已不排除对外动武的可能性。
不幸的是,清廷对三门湾事件的沾沾自喜,实际上是建立在对意大利国内政治不知情的基础之上。
应该说,意大利未能采取军事行动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压力,而不是清廷备战的结果。
因而,朝廷守旧派从这一事件中吸取的经验是有误导作用的。
5、虚假的胜利
新任两广总督李鸿章对意大利的内情略知一二,在他赴任经过香港时,曾与意大利驻港的领事有一段很有趣味的交谈。
李鸿章问意大利领事,意大利是一个较穷的国家,为何要做出派舰队来华这样耗资巨大的蠢事来?
意领事则避而不答这个问题,只是说,意大利确实穷,但这是由于政府在各方面的开销太大的原因。李又问为何意大利公使在北京不向罗马当局直言相告此事不值得做?
意领事说外交官不能对政府已定下的行动计划发表看法,除非应政府的要求方可。
李叹息云:
“这种办事方法甚为奇怪,在实地工作的外交官一点权力也没有。”
意领事说现在用电报通讯,政府更能控制外交官的行为,过去不用电报时,公使的权力要大得多。
李又叹道:
“你们的公使在北京也对我这么说过。”
浙江巡抚刘树堂在1899年底的一封奏折中将中国政府此时的心情反映得淋漓尽致:
臣以大势计之,窃以为意大利不足虑也…国小民贫,难筹战费一也:运一兵来华约费华银二百余元,难以动大众二也;自拿波利起至中国二万余里俱无该国埠头,煤水皆仰给于人三也;一兵、一卒皆须运自本国,非若英兵可拨由印度,法兵可出自安南四也;即使如愿以偿得地,而兵力不足以常川驻守,财力不足以振兴商务,虽得美地如获石田五也。
朝廷看罢此奏折甚喜,在旁朱批说刘树堂有全权备战,“朝廷不为遥制”,其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三门湾事件使甲午战争后的一再让步的屈辱心态为之一变,但此次大获全胜不过是一次虚假的胜利。
即使如此,在内部政治失衡、外部患难交加的时刻,虚假的胜利也正中下怀。
不管怎么说,正如赫德爵士在1900年11月所说,意大利在三门湾事件中的失败,确实遏制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势头。
他说:
“中国政府借三门湾获胜的东风,对列强的租借要求开始采取强硬的态度,不能再容忍这种趋势继续下去了。”
意大利的惨败对清廷的进一步排外政策起了催化作用,仇洋的满族王公和八旗权贵纷纷弹冠相庆,更加变得不可一世。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