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军的战斗力,都显得很“弱”,原因是什么?
两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的战绩都不算理想。一战前夕,意大利本来是德奥同盟国军事集团的一员,但由于觊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南蒂罗尔、的里雅斯特、伊斯特拉半岛、达尔马提亚等战略要地,遂在战争爆发后“临阵倒戈”。1915~1917年,意大利集结优势兵力,进攻奥匈军队防守的伊松佐河地区。结果,双方僵持了两年,也没能分出胜负。直到1918年奥匈帝国濒临解体,意大利才得以扩大战果。
意大利“临阵反水”,本来是想借协约国的势力分一杯羹,但由于其战绩实在没有多少出彩之处,所以其拿到的利益也相当有限。在一战后的历次“分赃会议”中,塞尔维亚控制了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大部分,领土迅速扩张;罗马尼亚拿到了特兰西瓦尼亚,疆域几乎拓展了一倍;而意大利只获得了南蒂罗尔、的里雅斯特等有限的地区。意大利身为列强之一,所获取的利益却还不如两个小国多,由此可见其窘境。
而在二战期间,意大利军队的表现,甚至还不如一战时期。巴尔干战场上,意大利军队在希腊、南斯拉夫屡屡受挫,后依靠德军增援才得以扭转战局;北非战场上,意大利军队以优势兵力攻击英军,却仍难以获胜。1940~1941年之交,北非地区的意大利军队,还曾被英军打得溃不成军,前后有13万人被俘。其他战场上,意大利军队尽管偶有胜仗,但总体来说仍是败多胜少。
总体来看,意大利在一战中的表现,可以用乏善可陈来形容,而其在二战中的表现,就更加不尽如人意(墨索里尼等人的“意”)。那么,拥兵45万(二战前夕的兵力,战争爆发后增加至100余万)、身为列强俱乐部一员的意大利,为何在战场上的表现比较糟糕呢?我个人认为,其根本原因,可以用“实力不足”四个字概括。
意大利是末流列强国家,和广大亚非拉殖民地国家相比,意大利的实力自然处于顶尖水平;但倘若和德国、英国、美国、苏联、法国这些“重量级”强国相比,意大利的不足之处就非常明显。以衡量军事强国的重要指标钢产量为例,在二战时期,意大利钢产量只有200多万吨,仅相当于日本的40%,德国的10%,美国的4%。也就是说,和其他列强相比,意大利的物资生产能力严重滞后。
军工、重工实力的孱弱,导致意大利的军事装备、物资数量不足。二战时期,意大利尽管拥有不错的工业技术,以及一些独特的军事发明创造,但无奈限于国力制约,难以大规模推广生产。1939年9月1日战争爆发时,意大利全国储备的步枪仅120万支,军车仅数万辆,难以弥补战争的消耗。其他军事物资方面,意大利储备的钢材仅够用14天,煤炭仅够用50天,难以独立支撑其战局。
军事装备的短缺,又极大影响了意大利军队的武器水平。二战是世界军事科技与战略战术实现飞速发展的一次战争,像德国、苏联这样的大国,都组建了成规模的坦克装甲集群,以机械化的优势实现战场突破。反观意大利,不仅其70%以上的步兵师只能算轻步兵师,甚至其机械化部队也仅仅装备了“皮薄馅大”的超轻型坦克。同陆军相比,意大利空军和海军的装备要好一些,但与英美相比仍有差距。
军事物资的匮乏,又大大削弱了意大利军队的后勤保障能力。现如今的一些网络段子,经常描写意大利官兵“喝红酒”、“吃意大利面”,但这些只是少数高级军官能够享受的待遇。而大多数意大利士兵,却只能吃到粗劣的干粮,饿着肚皮打仗。意大利军队的伙食相当恶劣,以至于德意士兵都讽刺其为“墨索里尼的屁股”。此外,意大利军队的弹药也相当缺乏,而意军制式繁杂的武器种类,更给后勤带来了难度。
因此,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1936~1940年,意大利曾派1.4万军官、32.7万士兵前往北非,但事实上,这支军队距离近现代战争的标准还相当遥远。甚至在德国将领隆美尔看来,意大利军队“装甲车太轻了,引擎马力不足,火炮也很陈旧,只能应付一场殖民地性质的战争,剿灭一些叛乱部族”。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大利军队的“器”尚且不利,自然难以应付激烈的二战。
值得一提的是,苏德战场上,意大利军队的意志倒很顽强,在乌克兰地区还曾屡次战胜苏军。当东线战局发生逆转时,残余的意大利军队也拼死突破苏军的封锁,撤回本土。不过,苏德战场的主角是德军和苏军,意军、匈牙利军、罗马尼亚军都只是配角,只起到辅助的作用。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