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但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在讲灾难,它还关注灾难过后,人们是如何改进和解决危险的。
好了,在开始讲这个事故之前我想先请各位回忆一下自己听说过或者想象过最可怕的死法是什么?
如果用搜索引擎搜“最痛苦的死法”你可能会搜出斩首、坐电椅、溺水等等,也有提到被烧死。
但你有没有想过,一群人在一个密闭空间里,外面是超过1000摄氏度的大火,如此情况焖上53个小时,那些肉体之躯会变成什么?
这个事故发生在欧洲著名的勃朗峰上。
勃朗峰所在的阿尔卑斯山位于法国和意大利交接的地带,两国很早就想搞一条隧道改善两国的交通。
这条隧道的构想早在1908年就有人提出来了,不过后来一直因为动荡的欧洲局势和两次战争迟迟没有动工。
最后,终于是在1959年开工了,并且在1965年通车,整条隧道长达11.6公里,可以说是当时的“奇迹工程”了。
这条隧道事关意法两国的交通运输,两国都非常重视,到了1990年,勃朗峰隧道还进行了一次改造升级,新增了很多安全设施。
比如,每隔600米就设置了一个防火的避险室,全新的监控摄像头,还有后来的火灾探测系统等等。
一切听起来都按着预想的方向靠近,所有人也都觉得“非常靠谱”。
1999年的3月24日,视频监控记录上显示在10点46分左右,一辆大货车从法国往意大利方向开。
这辆货车开到隧道正中间的时候,大概6.7公里处,突然起火了,司机也开始发现迎面开过去的车都对他闪灯,他才意识到不对劲,从后视镜中看到货箱里往外蹿白烟。
这名司机当时并没有慌乱,他先把货车停下来,拿出灭火器尝试灭火。
其实货车起火的事情在勃朗峰隧道里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差不多平均每两年就会有一次这样的货车起火事故。
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起火的货车装的可是面粉和人造黄油,极度易燃。
当司机发现灭火器在这一大车易燃物面前有多渺小的时候,他绝望了,立即决定弃车而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黄油烹饪的经验,黄油在食用油里算是非常容易起烟的一种,在勃朗峰隧道的那种环境里,大火产生的烟雾很快就弥漫开来。
随后,大火把部分照明的供电线路烧毁,起火的那一节隧道变得漆黑一片,加上烟雾简直伸手不见五指。
由于勃朗峰隧道是双向两车道的,路面比较狭窄,火灾发生后,由于火警通报不及时,还有很多不知道情况的车辆往隧道里开,黑暗和烟雾把一部分车辆困在隧道里,倒车也不是,掉头也不行。
据亲历者描述,当时隧道里漆黑一片,堵在后面的车辆还以为是前面在施工或者其他情况,然后听到了巨大的响声,那是车胎被烧爆的声音,在隧道里格外震撼。
几乎同时,意大利的消防车到达现场,但是由于火势太过猛烈,他们根本无法靠近,只好带上一些被困的人迅速撤离。
另一边,法国入口处已经是浓烟笼罩,因为隧道里的通风是从意大利往法国方向,大火产生的烟雾冲出隧道来,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隧道。
如果把隧道从起火点一分为二,靠意大利那一段的人是幸运的,而靠法国那一段的人就非常悲惨了,被困车辆被烟雾包围,进退不得。
有些人顶着浓烟弃车而逃,也有不少生还的,但是大多数还是不愿意冒险,关着车窗想等火势变小或者消防队前来救援。
然而,他们并没能等到。
意大利那一边得知有很多车辆被困在靠近法国一段,很可能会吸入有毒的烟雾受到伤害,于是决定往法国方向泵入空气,想尽量驱散烟雾。
结果,他们低估了人造黄油的实力,大量新鲜空气涌入反而加剧的火势,烟雾熏死了最早一批“幸运儿”。
还有一些求生意识比较强的,他们知道隧道有设置防火的避险室,于是便躲进了里面。
当他们以为“我们安全了,暂时”了的时候,真正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勃朗峰隧道里的这种防火避险室的标准是能够抵御800摄氏度,约4个小时的火灾。
可是,这一次,一卡车的人造黄油坚持了53小时,在意大利往隧道送入新鲜空气的情况下,这一车黄油制造了最高1200摄氏度的高温。
等到大火自然熄灭,隧道冷却到能让人进入的时候,已经是5天之后了,道路上的车辆基本上已经被烧化了,法国警察说连地上的沥青都烧没了。
至于那间避险室里的景象,纪录片里并没有形容,但可想而知是可怕的。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有一帮爱好野外生存的人会制作一种方便生火的碳布或者碳纸,就是把布或者纸团这些易燃物放进铁盒子里,打一个小小的洞,然后丢进火堆里烤,烤到没有烟从小洞里往外冒了,就意味着里面的东西已经碳化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消防员打开避险室大门时所看到的景象。
这场事故中,有50人被困,其中有11人成功逃出,剩下的都成了灰烬。
这场事故的本质其实是勃朗峰隧道落后的设计,当初只是为了满足轻型车辆的交通需求,但在90年代末,集装箱货车开始流行,而且其中不乏易燃品。
隧道虽然经过升级改造,但过时的设计仍然在制约安全性。
在这次事故之后,意大利和法国都做了深刻的反省,关闭了隧道进行彻底的改造,时间长达3年,耗资3亿多欧元。
他们安装了全新的通风系统,全隧道安装了116个排风筒,这些排风筒能够被精确控制,让隧道里的烟雾能够迅速排出,同时不让起火点获得更多氧气。
另外,原来的“安全屋”也被重新设计,不再是死胡同,虽然防护能力仅仅从原来的耐800摄氏度高温提高到了耐1000摄氏度,但逃生者能在里面找到通往隧道之外的安全通道,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这起事故和后来采取的措施,都给全世界的隧道设计者们带来了极大的启示,同样的悲剧只允许发生一次,不能让那39条生命白白牺牲。
故事都讲完了,也该介绍一下这部纪录片了。其实我讲的这个勃朗峰隧道大火事件只是这部《因祸得福》其中一集里的其中一个案例,整部纪录片有6集的篇幅,每一集是一类事故,比如船舶、铁路、隧道、桥梁……
人类关于工程安全的知识,其实还真的是靠对事故的总结逐步发展的,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比较直观地展示出那些我们认为小小的安全措施背后大大的灾难,非常推荐给大家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