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五万人在古罗马斗兽场,观看一些人角斗直至死去
“皇帝万岁 赴死者向你致敬”,这句著名的问候语被许多人视作罗马角斗士的开场白。
大多数人无论对于古罗马的历史如何陌生,对于斗兽场,好像都多多少少有所耳闻。
2007年,罗马斗兽场遗址在一场世界性的投票活动中被列入“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但就个人所偏好理解的一点,其奇迹之处不只是在历经两千年的天灾人祸之后,其建筑竟仍能残存主体形态,而在于——它所曾承办的,那种无法再堂而皇之进行复制的带着明显残酷意味的“活动”。
古罗马斗兽场遗址
说到底,在一所美轮美奂的露天建筑中,以围观角斗士们死战、或与动物们厮杀作为一种休闲文娱活动,究竟渊源何来。据学者们研究,或是源自史前的带有宗教意味的活人献祭传统、或是真实战争的替代物、又或者是作为一种娱乐化的公共福利提供给罗马大众们(如此统治者得以拉近与普罗大众的距离)。
古罗马斗兽场遗址
作为一座公共建筑物,竣工于公元80年的古罗马斗兽场占地约2万㎡,围墙高约57米。
斗兽场的建筑形式参考于古希腊时期的剧场,当时的剧场傍山而建,呈半圆形,观众席在山坡上层层升起。古罗马建筑师则利用拱券结构将观众席架起来,将两个半圆形的剧场对接起来,形成所谓的圆形剧场,并不再需要依山而建,在释放内部空间的同时也使得整个建筑非常之坚固。
斗兽场共可容纳5万名观众,共拥有80个入口,其中76个为观众入口,2个是皇帝及其随从人员专用,剩余2个是角斗士(属于胜利者的生门,属于落败方的死门);斗兽场下方设有地窖、地下通道,角斗士们在此等着上场。
古罗马斗兽场下方,角斗士在此候场
观众席上有等级划分,按距离活动中心的视线距离,座位自下而上留给元老院的议员、祭祀贞女、贵族、富人、平民,最后排的位置留给女性、奴隶。
斗兽场中举办两大类活动:角斗士表演与野兽猎杀。一天可以完成几十场角斗表演,以及一场动物猎杀。角斗士比赛也会有相应的广告,显示赞助商、比赛相关信息。
几乎所有的角斗士都是男人,人员构成主要是奴隶、罪犯(被迫受征召),自愿地但是绝望的将之作为最后生存手段为之一搏的穷人。
古罗马斗兽场示意图
角斗士一般由专门的角斗表演团提供,实际上,表演团的管理者基本上是从头培养一个古罗马角斗士,对角斗士所投入的心血(从遴选、购买、养活、到培训),必然使之成为一件昂贵的商品。这就要求对角斗士的死亡率,控制在合理的投资回报之下。实际上,每一场的角斗士死亡率在15-20%之间,失败的角斗士的命运取决于场上的观众,观众若大拇指朝上则代表杀死,而管理者需要引导现场观众宽恕。但即使如此,随着战斗场次的增加,大部分角斗士终将与“长寿”无缘。
角斗士短暂的一生里,倒是有一些奇怪的传说,比如成为明星,作为城内酒馆的商标或者标志;比如在那些贵族夫人的私奔新闻里;比如他们在格斗中流出的汗液,他们被作为女性护肤品和化妆品的珍贵成分而被疯狂的收集。
除了角斗士表演,另外一种最吸引眼球的活动是“斗兽”。管理员也同时要为猎杀表演寻找奇珍异兽(无论是从异国他乡找寻来的,或是本地捕捉的寻常动物),动物包括豹、熊、狮、虎、骆驼、长颈鹿、鳄鱼等,所以也是一个让普通观众开眼界的小型动物园。
表演的技巧体现于在保证自己的安全之下,熟稔掌握如何逗弄激怒眼前的巨兽,而激起观众那种嗜血的欲望。就像观看一场B级片电影,只是幕前有真正的鲜血。而动物们在斗兽场的表演中被屠杀,而后还要被罗马人秉持的不浪费的原则,成为餐桌上的食物。
角斗士表演最终在在公元404年被一道出台的法令所废止,出台背景是一名修道士试图分开在角斗场中厮杀的两名角斗士,结果被愤怒的观众们用石头砸死。而公开场合屠杀野兽的表演则延续至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