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发现罗马墓,里面埋着2个中国人,英学者:汉与罗马有过联系

原标题:伦敦发现罗马墓,里面埋着2个中国人,英学者:汉与罗马有过联系

汉帝国与古罗马,这两个世界上“各自唯一”的超大帝国之间其实存在着一种非常奇妙的共鸣。

公元前753年,继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周王室的力量一日不如一日,三番两次被戎人攻破首都,郑国经过几任国君的励精图治逐渐强大起来,被称之为“春秋小霸”。这一年,罗马建立。

公元前509年,中原大陆一片烽火,南方楚国想要争夺霸权于是悍然北上,晋国联合北方诸国进行协同作战。伍子胥的老爸、哥哥被楚王宰了,他愤然离开,徐图报仇。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在鲁国当了个小官。这一年,罗马正式成为共和国。

公元前221年,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终在秦始皇手里灭掉了六国。此时的罗马在布匿战争中打赢了布匿战争,初步稳固了自己的地中海霸权。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击败了匈奴,汉朝军事实力达到顶峰。这一年,罗马也击败了自己最大的敌人腓尼基,攻入了希腊与亚细亚,国力进入鼎盛时期。

这个时间段,两国都成了世界一极,是否有过交流呢?

事实上在这个时间段,双方都对彼此有个大概的认识,在中国的汉书中就有如下记载

其土多海西珍奇异物焉。大秦国,一名犁鞬,以在海西,亦云海西国。地方数千里,有四百余城。小国役属者数十。以石为城郭。列置邮亭,皆垩{既土}之。有松柏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种树蚕桑。皆髡头而衣文绣,乘辎軿白盖小车,出入击鼓,建旌旗幡帜。

这一段介绍了罗马的地理环境,其中“以在海西”明显就是认定了在位于中东的安息西边还有一个帝国,大秦(古罗马)。

“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从斯宾南行度河,又西南至于罗国九百六十里,安息西界极矣”。

所以说,西汉时期,汉人对于古罗马还是有一定概念的。

对于西汉,古罗马也从帕提亚帝国(安息)处通晓一二。后来意大利发掘的古罗马书籍中也证明了一点,他们称古老的东方古国为“赛里斯”。

到了东汉时期,由于丝绸之路这一经济政策的蓬勃发展,汉与古罗马之间的交流、对彼此的认识都开始加深。

在后汉书西域传中很明白的就写出了东汉积极与古罗马交流的证据

和帝永元九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临大海欲度,而安息西界船人谓英曰:“海水广大,往来者逢善风三月乃得度,若遇迟风,亦有二岁者,故入海人皆赍三岁粮。

海中善使人思土恋慕,数有死亡者。”英闻之乃止。

这段话就是说在东汉永元九年,西域都护班超派遣使者甘英前去和大秦(古罗马)交流,但由于路上的地理、海洋环境实在太差,所以甘英走到一半就折返了。

那么,古罗马有没有主动联系过汉朝呢?史料证明是有的。

后汉书记载了这样一则史料

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

至桓帝延熹九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其所表贡,并无珍异,疑传者过焉。

意思很简单,就是说古罗马的皇帝对汉朝非常感兴趣,时常会产生派出使者去大汉的想法。但由于横在古罗马和西域之间的帕提亚帝国(安息)为了独自霸占与汉朝贸易的机会,所以就一直阻拦。

不过到了东汉的延熹九年,古罗马还是如愿以偿的派出使者成功来到了汉朝,并献上了很多珍宝,如象牙、犀角、玳瑁等等。

此后,中国在西域的商人便时常前往古罗马进行贸易,并且还带回了古罗马详细的政治制度

有言事者,即以书投囊中,王室宫发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书。置三十六将,皆会议国事。其王无有常人。皆简立贤者。国中灾异及风雨不时,辄废而更立,受放者甘黜不怨。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

当然这一段,只出现在野史中,其真实性存疑。

不管怎么说,汉朝与古罗马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千丝万缕的关系。在2013年,伦敦出土的古罗马墓地中也印证了这一点。

2013年,伦敦出土了一古罗马墓地。根据英国专家研究后证明,这座墓地的时间应该在公元2世纪左右。

然而随着进一步的发掘,英专家们却震惊了。原来墓中共出土了23具尸骨,其中2具尸骸有很明显的东亚人特征。

而当时亚洲之地,各国都未开化,很明显,这两具尸骸就是中国人。根据英专家的构想,东汉时期的几百个中国人通过各种手段通过了八千万公里的路程来到了古罗马伦敦,并在此地定居。

但这个假设,实在太不可思议。

发现古罗马墓的消息一传出,英国学界顿时沸腾,著名的英国历史学者Niall Ferguson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写道,“这没什么好奇怪的,在遥远的古代,汉朝与古罗马确实有过某种联系。正是这种联系,让一批中国人来到了西方,他们是勇士,因为敢于跨越8000万公里的天堑。”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闲时米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Disclaimer: The opinions of this article only represent the author himself. In XIANSHI.IT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本文链接:https://www.xianshi.it/70525

无法分享?请使用微信或浏览器自带分享功能

说点什么...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还没有人赞赏,快来当第一个赞赏的人吧!
0 条回复 A 作者 M 管理员
    所有的伟大,都源于一个勇敢的开始!
欢迎您,新朋友,感谢参与互动!欢迎您 {{author}},您在本站有{{commentsCount}}条评论